说到钢铝混合车身这种领先的制造工艺,在整个汽车圈里,极狐的上钢下铝车身特别值得提一下。

秉承着工程师精神,极狐在车身安全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即使是在大家都看不见摸不着的车身框架上,极狐都用了强度高达1500兆帕的热成型钢。 
#01
什么是热成型钢呢?
热成型钢是指经过950°C的高温加热后一次成形并迅速冷却从而全面提升强度的一种钢材。这样的钢材,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0吨以上的压力。一直以来,这种高强度钢往往用在破冰船挤压冰面的外壳或潜水艇的承压壳体等对于外壳强度有高要求的运输工具上,避免因外界压力过大而导致舰船出现破损。

#02
1500兆帕的强度很高吗?
一般的高强度钢板的强度在400-450兆帕左右,加热成形后则提高至1300-1600 兆帕,为普通钢材的3-4倍。可以说,极狐车身上使用1500兆帕的热成型钢,在行业中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03
材料强度高有什么作用?
首先就是能够提升车辆碰撞安全:在车辆结构设计中,A柱以前的位置被用作吸能区,避免因撞击时间过短导致车内人员“直接撞墙”;A柱和B柱的位置则应用高强度的材料,配合结构设计,确保任何情况下乘员舱都不发生变形,为车内成员提供充足的生存空间。这是大多数车辆在碰撞测试中获得优秀成绩的“标准答案”。

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车辆驾驶安全:相比强度较低的材料,在保证车身整体强度相同的情况下, A柱采用1500兆帕热成型钢后,截面面积可以缩小三分之二,可以避免因A柱过于粗大而侵占驾驶员视野。毕竟,宽阔而少遮挡的视野可以让驾驶员更加轻松的获取道路状况,从而避免因查看不及而导致意外发生。 
热成型钢用到这个强度,还可以在车上实现轻量化:在满足车辆设计指标并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应用热成型钢可以适当降低材料用量,有助于降低车身重量。

当然,文章没有到此结束,极狐产品的轻量化也不止仅仅使用热成型钢。无论是阿尔法S还是阿尔法T,其车身的覆盖件和底盘等位置均大量应用了高强铝型材、高压铝铸件和高等级铝合金板材,铝合金材质比例高达车身用料的45.5%,让车身实现了极致轻量化。
#04
铝制材料除了轻,还有什么优势?
如上文所说,笼式车身的“硬”可以保护驾乘安全,底盘吸能区通过溃缩吸收撞击能量。极狐的阿尔法S和阿尔法T在车身的横纵梁位置应用了高溃缩性能铝合金型材,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减少撞击时对乘员产生的压力;两款车底部都采用了二次抽真空高压铸造铝合金,配合A、B柱的高强度热成型钢,形成了足够硬的笼式车身结构,可更好的吸收撞击力并防止出现结构变形,保护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
#05
既然钢铝车身这么好,为啥车企用得少?
物料成本高昂:应用热成型钢和铝合金材质的车身,车身坚固程度没得说,车身轻量化的目标也得以有效实现。但这些优秀的材料,也意味着高昂的物料成本,极狐可没少为这一身轻盈的硬骨头“下本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媒体了解到极狐的钢铝混合车身后,纷纷评价“极狐阿尔法T和阿尔法S这两款车对比同级车型,性价比极高”的原因。
技术成本高且实现难度大:钢铝混合车身的另一个技术攻坚难点,也是极狐舍得耗费大量成本和工程师智慧的地方,就是把不同材质车身件进行坚固连接。为此,出产极狐的蓝谷麦格纳的生产线上,加入了专为钢铝结合的FDS自攻螺钉,SPR自冲铆接等尖端工艺,车身焊点也设计精密,这样就为极狐的用户带来了往往只有百万级豪车上才能实现的钢铝混合车身。

钢铝混合车身,用料扎实,成本不菲。
实实在在的反映了极狐的造车理念,“安全可靠,从用户角度出发”。
这样的极狐,拥有一身轻盈的硬骨头,又能给你足够的安全保障,你爱了么?

 
  《爱很美味》成黑马,我们需要怎样的女
《爱很美味》成黑马,我们需要怎样的女 置业指南:购买精装房有哪些要点需要注
置业指南:购买精装房有哪些要点需要注 哈尔滨:近十米高大雪人雕刻完工 可爱迷
哈尔滨:近十米高大雪人雕刻完工 可爱迷 “信息报国 邮你同行”招聘会
“信息报国 邮你同行”招聘会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只要我能动 就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只要我能动 就 首趟从昆明始发的中老铁路国际列车抵达
首趟从昆明始发的中老铁路国际列车抵达 南京元素频入镜催热取景地打卡新经济
南京元素频入镜催热取景地打卡新经济 第六届中国常州国际运动康复大会开幕
第六届中国常州国际运动康复大会开幕
 闪耀暖暖X南京云锦博物馆,游戏成传统文
闪耀暖暖X南京云锦博物馆,游戏成传统文 “周恩来励志精神百校行”在淮安启动
“周恩来励志精神百校行”在淮安启动 南京街头“夜樱”烂漫别有韵味
南京街头“夜樱”烂漫别有韵味 无锡鼋头渚夜樱绚烂 如梦似幻迎客来
无锡鼋头渚夜樱绚烂 如梦似幻迎客来 无锡国际赏樱周开启 游人漫步樱花树下赴
无锡国际赏樱周开启 游人漫步樱花树下赴 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下好“一盘棋
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下好“一盘棋 江苏首个零碳小屋在南京溧水启用
江苏首个零碳小屋在南京溧水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