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发布2022年重点作品扶持选题名单,其中《洞庭茶师》这部发表于番茄小说的原创网络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切入视角受到关注。
故事围绕着几名大城市归来的年轻人展开,他们将外界先进的思维和生产方式带入洞庭山的采茶、制茶行业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新思维和旧传统、外来资本与乡土情怀不断碰撞出火花。
本书作者童童表示:“这部作品主要是为了展现当代年轻人作为时代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变革中如何找回与守住本心, 在新时代坚守信念追求梦想的故事。”她认为,“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是人类的希望所在,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与价值观,在老一辈人眼中或许不够完美,但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融入主流或者成为主流。”
所以,在童童的笔下,那些年轻的主人公们既是乡村巨变的见证人,又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这也是《洞庭茶师》这部作品最想要表达的主题。故事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是她生活中所遇到过的许许多多怀抱理想、乐观向上的年轻人的形象积累。也是她对那些志存高远、敢于担当、有钻研精神、勇于拼搏的年轻人的理解和讴歌。
“作家关注的是时代与人类的精神家园,故乡也是精神家园的具现。”童童表示,“故乡这两个字,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时代的洪流与家乡的巨变让当今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能碰撞出更多的故事来。”

童童在家中茶山(受访者供图)
童童本名童敏敏,出生于安徽六安,小时候亲戚家中就承包有茶山。拿她自己的话说,她是在茶山中长大的孩子,因此对茶叶有着丰富的了解和特殊感情。
“记得小时候亲戚家有三四座茶山。那时候家里人辛苦一年,只有在下茶的那个月才能挣到些茶叶钱。一个人一天最多采七八斤鲜茶叶,可是明前茶要4~5斤鲜叶才能炒出来一斤的干茶。而且茶叶刚下来就会被茶商收走,处在产业链最底端的茶农辛苦一年挣不了多少钱。”她说,正是这些亲身经历,让她想写一个有关年轻人回归乡村,努力要改变产业、改变茶农生存状态的故事。
“在写《洞庭茶师》之前,我还写过一本《大茶商》,那本书写的是六安瓜片的故事。相比之下,《洞庭茶师》则是苏南故事,更倾向于反映山乡巨变。”童童表示,她笔下的洞庭山之前是一座孤岛,里面的农产品虽好却很难运输。一直到90年通了太湖大桥,这里成为风景区,兴农计划才让这片山村有了一条相对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在构思这个故事时,童童做了大概3个多月的功课,大纲改了十几版。在她的眼中,苏南是一片高科技与乡愁交织的地方——这里有见识过世界广阔的年轻人,他们具备新时代的眼光;这里也有最原生态的水乡茶山,处处充满着山水田园的诗意。这些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结合在一起,碰撞起来会有很多故事。
“我的写作速度在网络文学时代其实算不上快,这种网文化的连载写作其实对我也是一个挑战。”童童表示,网络小说是基于快速连载与网络发表两个基点的文学作品,与整体完成的传统小说作品有比较大的区别。它更注重于情节的起伏,此外,也会更在意与读者的互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传统小说是作家一个人的作品,而网络小说的创作中,有读者的不同程度的参与。她在番茄上写作时,甚至有追更的老粉丝与她共同探讨人物的成长、剧情的走向。
如今,童童已经是一位三胎妈妈,在照顾孩子之余还需要投入到全职写作中来。到目前为止,她已累计出版简、繁体小说38册,影视改编八部,网文总阅读点击量过百亿。

童童作品《学神恋爱攻略》改编的短剧我的《1/2男友》剧照(受访者供图)
在番茄小说平台,童童目前已经签约了四部作品,其中有硬科幻方向的《月球之子》,反映平凡警员生活的《冬有暖阳夏有糖》,和正在改编影视的《学神恋爱攻略》,以及正连载中的《洞庭茶师》。

 
  《爱很美味》成黑马,我们需要怎样的女
《爱很美味》成黑马,我们需要怎样的女 置业指南:购买精装房有哪些要点需要注
置业指南:购买精装房有哪些要点需要注 哈尔滨:近十米高大雪人雕刻完工 可爱迷
哈尔滨:近十米高大雪人雕刻完工 可爱迷 “信息报国 邮你同行”招聘会
“信息报国 邮你同行”招聘会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只要我能动 就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只要我能动 就 首趟从昆明始发的中老铁路国际列车抵达
首趟从昆明始发的中老铁路国际列车抵达 南京元素频入镜催热取景地打卡新经济
南京元素频入镜催热取景地打卡新经济 第六届中国常州国际运动康复大会开幕
第六届中国常州国际运动康复大会开幕
 闪耀暖暖X南京云锦博物馆,游戏成传统文
闪耀暖暖X南京云锦博物馆,游戏成传统文 “周恩来励志精神百校行”在淮安启动
“周恩来励志精神百校行”在淮安启动 南京街头“夜樱”烂漫别有韵味
南京街头“夜樱”烂漫别有韵味 无锡鼋头渚夜樱绚烂 如梦似幻迎客来
无锡鼋头渚夜樱绚烂 如梦似幻迎客来 无锡国际赏樱周开启 游人漫步樱花树下赴
无锡国际赏樱周开启 游人漫步樱花树下赴 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下好“一盘棋
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下好“一盘棋 江苏首个零碳小屋在南京溧水启用
江苏首个零碳小屋在南京溧水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