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刀为笔、以玉为纸的玉雕,是扬州运河文化的精髓之一。‘天下玉,扬州工’,扬州琢玉史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
这是扬州市梅岭中学“运河思政”的融合课堂,不同学科老师以“延续文化血脉”为主题,以因运河而兴的扬州玉文化为线索,轮流授课。讲述扬州玉雕工艺时,美术老师带学生借助肥皂体验雕刻技艺,语文老师重点讲述玉文化,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则引导学生认识工匠精神。
“动手、动脑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加深对运河文化认识、认同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扬州市教育局政治教研员王恒富介绍,作为运河原点城市,扬州近年来探索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一体化建设、推行跨学科协同育人,深耕大运河文化蕴含的思政要素,开发出多个大运河思政研学路线与融合课程。
奔腾千年的运河串联起历史与未来,孕育了独特而璀璨的地域文明。
江苏是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然而,让灿若星辰的大运河文化进校园,让当下的孩子们得到精神滋养,必须解决好“何时进、进什么、怎么进”等一系列问题。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鼓励和支持编写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大运河文化读本读物,开设乡土教育特色课程;2022年,壮游大运河研学(一期)项目通过了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素质学分认定,成为面向基础教育开放的非学历教育课程;不久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上线并推出“大运少年”模块,初步建立了运河文化教育知识图谱。
在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的一堂实践课上,老师蒋敏向学生讲授南朝石刻知识。她说:“‘大运少年’的知识图谱、系统工具和数据分析为老师教学设计提供帮助,降低备课的难度与强度。”
各大博物馆也成为青少年了解运河知识的“第二课堂”。南京博物院推出的《大运河与美好生活》项目,专门设置了运河城市镇江的田野调查,实地考察长江运河交汇处的谏壁船闸。无锡博物院的《悠悠古运河——大运河文化进校园》项目,以无锡“被运河穿城而过”的特殊地理特征为切入点,设计跨学科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绘制京杭大运河无锡段的水系地图……
“将历史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剥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古代文明的陌生和疏离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更全面、深入、立体地了解大运河,运河之水方能真正‘流’进青少年心田。”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裁军大使反击美国关于反卫星导弹试
中国裁军大使反击美国关于反卫星导弹试 运-20运输机飞赴韩国 接迎志愿军烈士遗
运-20运输机飞赴韩国 接迎志愿军烈士遗 第六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十大医
第六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十大医 2022医师节宣传片
2022医师节宣传片 江苏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走进千家万户
江苏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走进千家万户 中国手球超级联赛开幕 江苏吉春队取得开
中国手球超级联赛开幕 江苏吉春队取得开 这玩意儿吊打乳胶漆?我是有钱,不是傻
这玩意儿吊打乳胶漆?我是有钱,不是傻 阳台这样装,真是太实用了,整个小区都
阳台这样装,真是太实用了,整个小区都
 钟山邀明月,共赴中秋约 南京旅游集团钟
钟山邀明月,共赴中秋约 南京旅游集团钟 江苏南京石臼湖清澈空旷 如“天空之镜”
江苏南京石臼湖清澈空旷 如“天空之镜” 江苏视界-常州
江苏视界-常州 江苏视界-扬州
江苏视界-扬州 江苏视界-无锡
江苏视界-无锡 江苏视界-苏州
江苏视界-苏州 江苏视界-南京
江苏视界-南京 悠悠夏日长 清凉好去处!夏日来南京这些
悠悠夏日长 清凉好去处!夏日来南京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