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兴堤和同事在田埂上为无人机添加肥料、更换电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孔伟 摄
前些天高温炙烤,却也是水稻追肥的关键时期。12日下午4点,溧水区和凤镇吴村桥群英圩秧田上方,无人机的“嗡嗡”声持续传来,无人机飞手正在给这里的水稻追肥。
田埂上,农机手陈兴堤站在拖拉机旁边的凉棚里,在手机APP上轻点几下,无人机即沿着既定路线前进。随着无人机嗡嗡盘旋而过,白色肥料倾泻而出,均匀撒在稻田里。
作为溧水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老农机手,陈兴堤还记得以前的施肥场景:背着大水桶,手持喷雾器,踩着泥地,靠人力在水田里面施肥。“全过程都要依靠人力完成,十几斤的罐子背在身上,人难受,效率也低,遇到高温天经常有人中暑。”
为了减人力、增效率,溧水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2018年购买了两台大型无人机,改变了施肥撒药靠人的老方法。
现在陈兴堤只要打开手机APP,为无人机设定好航线路径,就可以在凉棚下操作,等待无人机完成作业。农民种田的担子轻了,效率却高了。记者在现场测算,一台无人机从起飞、换料到完成作业落地,整个过程不超过3分钟。陈兴堤介绍,一台无人机每次可以装载肥料100斤,开足马力一天最多可以完成500亩地的作业量,而以前靠人工操作,每个人1天最多完成30亩。
溧水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承包4200多亩地,基本上都是水稻田,按照生产计划,陈兴堤和另一名农机手1周内就能完成全部水稻田的追肥工作。陈兴堤和记者打趣道,现在他实行“8小时工作制”。“高温天气,出门要赶早,我现在每天早上6点出门,晚上5点归家,刨去中午的休息时间,每天工作差不多8小时。”
溧水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小建介绍,像陈兴堤这样的农机手,一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陈兴堤这样的老把式会种地、经验足,又学会了操作无人机,社里一年保底给他们10万元年薪。”

 
  盐城暑期旅游真“热” 7月接待游客840.
盐城暑期旅游真“热” 7月接待游客840. 2022赛季中国三人篮球联赛在江苏张家港
2022赛季中国三人篮球联赛在江苏张家港 赛诺微中标江苏、河北超声刀头集采 省级
赛诺微中标江苏、河北超声刀头集采 省级 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
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 《爱很美味》成黑马,我们需要怎样的女
《爱很美味》成黑马,我们需要怎样的女 置业指南:购买精装房有哪些要点需要注
置业指南:购买精装房有哪些要点需要注 哈尔滨:近十米高大雪人雕刻完工 可爱迷
哈尔滨:近十米高大雪人雕刻完工 可爱迷 “信息报国 邮你同行”招聘会
“信息报国 邮你同行”招聘会
 南京元素频入镜催热取景地打卡新经济
南京元素频入镜催热取景地打卡新经济 闪耀暖暖X南京云锦博物馆,游戏成传统文
闪耀暖暖X南京云锦博物馆,游戏成传统文 “周恩来励志精神百校行”在淮安启动
“周恩来励志精神百校行”在淮安启动 南京街头“夜樱”烂漫别有韵味
南京街头“夜樱”烂漫别有韵味 无锡鼋头渚夜樱绚烂 如梦似幻迎客来
无锡鼋头渚夜樱绚烂 如梦似幻迎客来 无锡国际赏樱周开启 游人漫步樱花树下赴
无锡国际赏樱周开启 游人漫步樱花树下赴 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下好“一盘棋
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下好“一盘棋 江苏首个零碳小屋在南京溧水启用
江苏首个零碳小屋在南京溧水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