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山阳街道小岗村,水系清澈蜿蜒,稻田色彩斑斓,白墙黛瓦的农舍间,工人正为最后的景观小品做收尾施工。这个暑假,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社会实践团队“阡陌织梦青年行”的目光聚焦在了江苏省小岗村——一个正在经历深刻蝶变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这个曾获“江苏省水美村庄”“国家千村万寨展新颜村庄”等殊荣的村落,正以90%的建设完成度,向人们展露着“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的新姿。
一核三翼:擘画田园振兴蓝图
小岗村坐落于山阳街道东南角,2.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410户村民。此次25.22公顷的特田建设,以“一圈缤纷活力水岸、一片原乡生活体验区、一条乡村振兴产业廊道”为骨架,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勾勒出三产融合的发展脉络。
依托城郊区位优势,村庄告别单一农业经济模式,植入乡村集市、农家体验等休闲功能,打造“城郊乡村客厅”。在530亩村集体厂房区,“老季桥”咸猪头系列产品正通过电商直播走向更远的市场;农耕体验园里,孩子们跟着老农学习插秧,欢声笑语洒满田埂。这种“农业筑基、文旅赋能、商贸添翼”的模式,让土地迸发新活力。
三维联动:筑牢创建实施基石
“特田建设不是简单的‘涂脂抹粉’,而是要重塑乡村价值。”街道办副主任、项目总指挥的话道出关键。在“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主抓”的机制下,街道建立“三张清单”明确职责,落实“三个到位”保障实施,执行“五项制度”规范流程,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
资金保障上,近2000万元政府专项债券精准投入,街道全程保障土地租用与清障工作,实现“零村级负债”;人员配置上,党工委书记亲自部署,抽调骨干力量组建现场指挥部,联合设计、施工团队破解16起污水管网矛盾、13起景观建设纠纷,用耐心化解8起绿化争议、6起道路施工难题,让民心工程真正暖民心。
三美融合: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走进村里的“青龙岗文化长廊”,墙体彩绘生动再现着古老传说;村史馆内,小岗烈士的英勇事迹让参观者驻足沉思;原乡民宿的院墙边,老艺人正现场制作非遗手工艺品……“红色小岗、有味小岗、传奇小岗”三个文化IP,让乡愁有了寄托。生态蝶变同样令人瞩目:“厕所革命”实现户厕“进院入室”,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水系贯通工程让“水美村庄”名至实归;乡村大舞台、健身广场成了村民新乐园,“路宅分离”让村容更整洁。
如今的小岗村,正朝着“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的目标加速迈进。村两委表示,将持续做好猪圈鸡舍拆除等收尾工作,通过长效治理巩固创建成果。这座承载着田园梦想的村庄,正以特田建设为支点,撬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书写着生动注脚。(范佩妮、李语涵 、陈熙文、封婧怡、胡梦萱、李秋彤、段鹏、丁佳怡、谢宇豪)